柏林,一個在我口袋名單放很久的城市,一開始的想法除了親身體驗柏林愛樂的威名,還有小小的集點願望:再造訪一個影展聖地(去過了威尼斯、坎城)、以及再欣賞一間古根漢美術館(去過了紐約、西班牙、及威尼斯)。終於,在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時刻,與它千里有緣來相會了。

柏林的交通非常方便,地鐵S-Bahn、U-Bahn以及公車網路密佈,分有ABC三區,同一區內同一票價,票價的種類也提供多種彈性,有短途票(3站以內)單程票24小時多天不,人數多的話可以用group rate同進出更優惠。一般而言買AB區就可以跑大部份的地方了(Tegel機場在B區內),如果是走Schönefeld機場或是有想去到波茨坦(Postdam)的話,才需要買A-C區。另有含博物館折扣的城市旅遊卡(Berlin CityTour Card)歡迎卡(Berlin Welcome Card)可供選擇,所以須事先規劃好行程才能選購最適合。值得一提,單程票在1.5小時內任意轉換路線都不需要重新買票,個人覺得蠻好的一個機制,相當方便有彈性。

德國地鐵雖然是榮譽乘車,但查票也不馬虎,一旦被查到立馬就是罰款好幾十歐。不管是買什麼票,使用前都要在機器上validate(德文叫entwerten),沒validate的也視同沒買票。(這個機器很容易發現,只要稍微觀察一下就可以知道當地人都怎麼做)

 

一走進柏林市區,很快就可以感受到四處可見的塗鴉文化(Graffiti)。如地鐵站月台上:

IMG_5014

IMG_5646  

 

甚至房屋建築上。

IMG_5373   

 

塗鴉文化起源於70年代的紐約的貧民區,是長期受到失學、失業、種族歧視、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所壓迫的黑人,為反政府情緒的發洩及觀點表達所衍生的次文化之一。這波叛逆精神傳到經歷戰亂及東西分裂的柏林,寫下影響柏林近代歷史重要的一頁。要感受最經典的柏林塗鴉自然非East Side Gallery莫屬。

 

East Side Gallery(東區藝廊 / 柏林圍牆舊址)

交通方式:S7或U1--Warschauer Straße站 / S7--Ostbahnhof站 

跨過Speer河岸,來到了東德區,這裡是柏林主流又另類文化的發源地。

IMG_5334

 

還沒變成Gallery前的柏林圍牆,真的有種“一牆之隔、天堂地獄”的FU。 目前僅存1.3公里,號稱『世界最長的畫布』。

 

IMG_5517  

 

正巧遇上東西德統一、柏林圍牆倒塌25週年紀念日(全國放假的喔!),看著眼前這道繽紛的牆,25年前竟背負如此沈重的歷史,心裡特別有感觸。 

IMG_5315

   

這裡約有100多幅作品,其中不乏國外來的藝術家,例如這幅“Wasserfall”(瀑布)便是由匈牙利籍畫家Gábor Imre所繪。

IMG_5363

 

"Götterdämmerung"(諸神的黃昏)是德國畫家Gerald Kriedner借用華格納歌劇『尼貝龍根的指環』中的劇名所創作。

 IMG_5344

 

由女畫家Birgit Kinder所繪的“Test the Rest”,算是East Side Gallery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,象徵打破藩籬、統一重聚之意。(我默默覺得它應該還有一個背面版的,但現場沒看到)

IMG_5361

  

也有跟政治有關的譏諷。還有台灣獨立萬歲喔~

IMG_5318

IMG_5317  

 

釣魚台的issue一直是國際注目的焦點。

IMG_5312     

 

除了政治的譏諷,也有傳達愛的意念。德國畫家Henry Schmidt所繪“Vergesst mir die Liebe nicht”,意思正是不要忘記愛。

IMG_5310

 

這幅男男喇吉圖算是East Side Gallery的鎮廊之寶,最下方一行寫著它的原名 "Mein Gott hilf mir, diese tödliche Liebe zu überleben"(我的上帝,助我在這致命之愛中存活)。


IMG_5337  

 

和紐約的街頭塗鴉相比,這裡似乎少了點理所當,又多了點失而復得的珍惜。  

 

從East Gallery沿著Spree河岸往西前進,看到柏林的新地標-- 電視塔(Fersehturm)後,便是來到了柏林市中心最精華的米特區(Mitte)。(恍神間好像東方明珠塔啊!是誰學誰呢?)

IMG_5173  

 

既然是居遊德國,當然就要用力融入德國的"啤酒文化"(如果為了預算考量更應該義無反顧地融入,因為在德國啤酒甚至比水還便宜啊!),根據"去青島就喝青島啤酒、去千島湖當然就喝千島湖啤酒"的邏輯,來柏林就來體驗當地品牌--Brauhaus Lemke。(brauhaus就是啤酒廠,雖然這次沒辦法身歷慕尼黑啤酒節其境,但為了應時、應景,這個字應該在本趟旅行裡飲食行程中大量重複出現。)

這家啤酒餐廳在柏林有兩間,一間在夏洛騰堡宮(Schloß Charlottenburg)附近,另一間就在米特區的哈克市場(Hackescher Market)地鐵站旁。

IMG_5041  

 

白天來跟酒水有關的地方就是少了點FU。(空間明亮、人又少)

IMG_5037

 

搭上啤酒節,店裡也提供一些節令的菜色。 

IMG_5027

 

德國啤酒種類很多,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請店裡推薦熱銷商品。(應該也是最新鮮的!)

IMG_5028   

 

非常德式的沙拉與炸物,口感層次相當豐富。(我好奇的是,柏林應該是鄙視巴伐利亞的南德才對啊?怎麼會有巴伐利亞風格的裝飾品。)

IMG_5032

 

除了啤酒,當然不可錯過的還有豬腳。這道“Eisbein "Berliner Art", mit Stampfkartoffeln, Erbsenpüree & Sauerkraut”,服務員說是燉煮方式的豬腳,衝著Berlin Art兩個字,心想那總該是非常道地的柏林料理,就點這個吧!

上菜時,看到這盤差點沒昏倒!Presetation也太糟糕了吧?!(習慣了法式料理華麗的擺盤。)不過,嚐了以後味道還行,豬腳肉質燉得軟爛但不失Q彈,搭上獨門調製的酸菜,讓整道豬腳多了味清爽,side dish馬鈴薯泥則是綿密到不行,可能是和了奶油的關係吧,非常滑口且香氣濃郁,搭上local beer,柏林魂不上身都難啊!

IMG_5031

 

喝完啤酒,酒鬼模式立馬切換到文青模式,因為跨過一條馬路,就從熱鬧的市場來到了柏林最重要的文創區。

 

哈克庭院Hackescher Höfe

20世紀初,當世界正在吹著工業化及城市化的風潮,哈克庭院誕生了,是德國第一棟有住商混合概念的區域,傳遞著"向更好的居住空間致敬"的理念。

hof 在德文的意思是庭院(複數字尾+e,母音o音幹變化-->ö),顧名思義建築以ㄇ字型或口字型呈現,確保每一面都有著良好的採光,中間則是綠地、花園、噴水池等,如庭院一般,將這些住宅、小型商業空間串聯起來,創造出一種既先進又不失休閒的生活態度,是柏林特有的建築。

IMG_5050  

 

哈克庭院共有八棟(Hof 1~Hof 8),每棟皆為五層樓高,相互連通。Hof 1是最經典的,牆面為Art Nouveau風格的馬克賽拼貼磁磚。

IMG_5053  

 

由於哈克市場是著名的猶太區,故1940年代納粹黨掌權時期,將哈克庭院的所有商店關閉而改為公社,用來當做猶太人的養老院,讓這棟現代且具有時代意義的建築在共產主義中的威權中漸漸式微。所幸東西德統一後,政府以“古蹟維修”的精神重整,昔日的私人住宅至今仍原汁原味保留,新進駐的商業空間的更動與翻修也必須經過事先向政府申請,須儘量保有原本的精神,如今成為許多獨立設計師品牌群聚的地點,也讓哈克庭院成功打造出柏林城市文藝復興的新典範。

  

一樣是hof的庭院建築, 在哈克庭院旁邊的Haus Schwarzenberg則是展現另外一種風格,如果沒時間去East Side Gallery的話,這裡也有很棒的塗鴉。

IMG_5083

 

走進來時有股置身“西方版石庫門”的感覺。 

IMG_5064 

IMG_5643

 

斑駁的牆面讓塗鴉的凌亂多了一份和諧感。

IMG_5056

IMG_5057

IMG_5066

 

Anne Frank,很多人可能不太認識她,她是二次大戰時猶太人大屠殺中的受害者之一,年僅15歲。在她13歲那年,父親送了她一本日記本,開始了寫日記的習慣,裡面記載了納粹佔領荷蘭時,她與家人躲在密室流亡的生活。大屠殺之後,只有父親倖存,隨後發現了女兒的日記手稿,便是《安妮日記》的起源,是納粹滅絕猶太人重要見證。《安妮日記》被列為20世紀重要書籍之一,已翻譯成多國語言,以及改編拍攝成電影,Anne Frank也被時代雜誌選為"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人"之一。這張肖像便是根據Anne日記中所述最希望自己被保留的樣子畫出來的。

IMG_5068

IMG_5644

 

比起臺北的華山、松菸、或上海的田子坊,這裡的的氛圍更令我傾心,琳琅滿目的文創小店、咖啡店、書店各具特色,耗一整個下午也不覺得浪費。只能說,超讚der啦! 

IMG_5080

    

 

博物館島(Museumsinsel) 

感受完街頭塗鴉次文化及現代文創,柏林的古典藝術就從哈克市場跨越Spree河岸開始驚豔。

原本是一座泥沙淤積而成的小島,在17-18世紀『啓蒙運動』興起之時代背景下,第一座公眾博物館孕育而生,就是現在的舊博物館(Altes Museum)。博物館島上共有五座博物館,除了藴藏了大量的藝術珍品,建築本身也極富藝術價值,二次大戰受到嚴重摧毀,東西徳統一後才慢慢開始重建,1999年被聯合國文教組織列為"世界文化遺產"。 

 

走在擁有希臘神廟廊柱的長廊,就好像走進穿越古文明的時光隧道,與藝術大師們來場心靈對話。 

IMG_5090

 

按落成時間順序來排,五間博物館分別為: 

1. 舊博物館(Altes Museum):裡面主要收藏古羅馬、古希臘文化作品,外面一整片偌大的草皮超適合野餐、看書、沈思。

IMG_5093

 

2. 新博物館(Neues Museum):主要收藏埃及文物。

3. 舊國家藝廊(Alte Nationalgalerie):主要收藏19世紀的雕刻與繪畫作品,包含德國浪漫主義、法國印象派、及羅馬Nazarene溼壁畫。

IMG_5088

 

4. 博德博物館(Bode-Museum):帶著巴洛克建築風格,宏偉的圓頂,大廳橫跨Spree河上,獨具特色,裡面擁有豐富的拜占庭藝術作品。

 

IMG_5211

IMG_5200  

 

5. 佩加蒙博物館(Pergamonmuseum):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擁有巴比倫文明古物的博物館。

 

對博物館內收藏不是太感興趣的話,光是來這島上散步或騎腳踏車也相當愜意啊。(柏林也有類似Ubike的公共自行車提供租用)

IMG_6059   

IMG_5181

 

走完了一整天,我想我能感受到為何前柏林市長Klaus Wowerei說:『柏林是貧窮而性感的城市』,它不是一個有錢的城市,但確有致富的潛力。這些遺跡、舊址,曾經因為戰亂而幾乎全毀,但他們選擇不去忘記,而是從裡面去學習、並且轉換成更強大的希望與生命力,架構在舊傷痕上的新生遠遠比打掉重來後的美輪美奐更令人動容。

 

“在柏林,我不是在博物館,就是在往啤酒屋的路上”。 

夜幕低垂,文青模式又自動跳回酒鬼模式,往電視塔另一方向過去便是亞歷山大廣場(Alexanderplatz),附近的 The Pub 算是一間還小有名氣的漢堡店,對於漢堡控的我來說,躍躍欲試。 

就像它的名字般, 一進去就是一個bar檯,燈光昏暗。

IMG_5224

IMG_5227

 

這間店有幾個很妙的特色:首先看到的是中間反光的銀幕,那是點菜機,想吃什麼直接在銀幕上點,不用等服務員。第二點,如果是點house beer的話,也不用服務員,直接把那個水龍頭打開流出來的就是。更妙的是,四個水龍頭可以分別計算流量,go dutch的時候認領自己的水龍頭,多喝者多付費,相當合理。最後看到後面那個有綠色的圓圈圈電視屏幕,那是代表每一桌水龍頭的總流量,前10名的桌次會上榜喔。(但似乎沒有獎勵就是了?!) 

IMG_5223

 

這盤起司口味的墨西哥薄餅很不賴,先是薄餅本身玉米香味非常濃,上面裹著起司也是飄香四溢,光是吃原味就已經很厶ㄨㄚ嘴了,搭配上面的辣椒或是旁邊番茄sauce,更是下酒。

IMG_5228

 

漢堡的部分是我愛的creamy的口感,裡面的起司也是給的相當有誠意,選了我最愛的牛肉,還行!不過size沒有想像中的大,side dish可以換成地瓜條倒也算特色。(可惜德國好像沒有梅粉這種東西....應該把它推廣到世界才對!嘻嘻)

IMG_5230   

 

待續~ 

arrow
arrow

    georgee7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